文:陳穎

原訂要在八月八日父親節舉行的興農牛隊球員黃忠義的引退儀式,受到莫拉克颱風的影響,延到八月二十九日於台中棒球場獅牛戰賽前舉行,「東哥」黃忠義將在這場比賽賽前發表引退宣言,並親自向球迷朋友表達感謝之意。不過,早在今年球季初黃忠義專任興農牛隊內野守備教練,未出現在中華職棒聯盟的正式球員註冊名單時,這位四十一歲的老將其實已實質退休,正式告別他十六年的職棒球員生涯。

在黃忠義確定退休後,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棒球賽的銀牌陣容,至此已經全數自球員生涯退休。這群球員離開球員生涯的原因不一,有人是因為受傷而早早高掛球鞋,有人是因為涉及放水案而黯然離開球場,有人則是在「叛將條款」的限制下失去職棒舞台。當年的銀牌陣容中能夠正常退休的球員並不多,而像黃忠義這樣年過四十依舊馳騁球場,最後以聯盟安打王之姿光榮退休的,更是完全沒有。

事實上,在黃忠義離開球員生涯後,整個中華職棒聯盟本季已經完全沒有年齡超過四十歲的老將,全聯盟年紀最大的本土球員,是1972年10月 25日出生,即將滿年滿三十七歲的葉君璋,而全聯盟年滿三十五歲的球員,除了葉君璋外,也僅有陳連宏、高建三與陳瑞昌等三人。在這四位年齡超過三十五歲的老將中,葉君璋和陳瑞昌是捕手、高建三是投手,而陳連宏雖然偶爾會上場守外野,但大部分的時候是擔任指定打擊,黃忠義能夠以內野手的身份在球場上「四十歲仍是一尾活龍」,也就更彌足珍貴了。

由於國內兵役制度的限制,以及球員普遍會把大學讀完才投入國內職棒的風氣使然,國內球員開始打中華職棒的普遍年紀是二十五歲上下,在這個新人年齡偏高的聯盟中,超過三十五歲的老將這麼少,也顯示著中華職棒球員的職業生涯普遍短促。雖然說能在尚有活力的年紀就退休,對一般上班族來說絕對是美事一樁,但職棒球員年紀輕輕就被迫離開球場,美其名是退休實質上卻是失業,為什麼國內的職棒球員們總是年紀輕輕就被迫轉行呢?

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棒球賽銀牌陣容的成員們離開球場的理由,可以做為這一代球員們職棒生涯普遍短暫的縮影。職棒球員之所以會離開球場,有不少當然是單純的戰力不符球團要求,但對台灣的職棒球員來說,因涉及放水案而離開球場的並不少,而因為過度使用、帶傷上陣等原因,提早高掛球鞋的球員,對國內職棒來說更不罕見,而球員自主身體管理不佳,也常常是縮短其職棒壽命的因素。

目前國內職棒投手過度使用的情況已經比職棒初年改善不少,投手的分工也越來越細,這對延長球員的職業生涯絕對是有幫助的,但讓人遺憾的是,為了戰績讓球員帶傷上陣的情況仍是屢見不鮮,這部份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在球員自主身體管理的部份,則只能從加強選手身為職業球員的自覺著手,這部份同樣有待努力。

在黃忠義宣告退休之後,國內職棒超過四十歲的本土老將在三年內難以再出現,但是在職棒球團對球員的保護越來越積極,且職棒球員對自身的身體管理意識逐漸提昇,和對科學化的訓練方式越來越重視的情況下,年過三十五歲仍能在球隊中成為重要戰力的球員有機會越來越多。能否把「老將」這個名詞的定義年齡往上提高,在某個層面來看,或許也可以當作國內職棒進步與否的一項指標。

※本文刊載於聯合新聞網:「黃忠義之後 職棒老將在何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