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穎

在明星賽後,中華職棒下半季的對戰正要如火如荼的展開,但因為傷兵問題在上半球季戰績殿後,目前在下半季戰績也暫居墊底的統一獅隊,卻又出現了新的傷兵問題。這次的「新」傷兵,是在本季4月9日提前復出的陽森。

陽森去年進行了手肘韌帶的重建手術,而他不但沒有遵照醫囑提早練習揮棒,同時也在手傷還沒完全復原的情況下就提前回到一軍戰場。提前回到職棒賽場的陽森出賽機會並不固定,打擊成績也是生涯最糟,再次因傷被下放二軍前,在一軍的打擊率僅有0.224而已,對統一獅隊戰力的幫助並不大。

帶傷上陣職棒球員當然得負擔部份的責任,但在這類的案例中,更讓人想問的是:球隊的教練與防護員在做些什麼?看看美國職棒大聯盟的例子,正在復健階段的王建民,在七月初的餵球練習中,只是因為感覺到肩膀有點緊,投手教練就叫他中斷投球,而且還安排他接受醫生檢查,停了將近十天才又恢復投球,而且恢復投球後也是循序漸進的增加投球數。

那麼,台灣呢?以陽森來說,呂文生總教練在他剛復出時就知道他手肘還有疼痛問題,但依舊讓他上場出賽。上個球季中呂文生其實曾經「自我檢討」過這樣的問題,當時他把傷兵潘武雄留在一軍代打,結果潘武雄的打擊成績不但不理想,球隊的戰績也受到影響。但顯然人是健忘的,今年球季他又做出了類似的決策,而結果也是相當的類似。

讓傷兵持續上場在台灣不是只有統一獅隊獨有的問題,各支職棒球隊或業餘球隊都有類似的問題。像呂文生總教練這樣曾經自我檢討過的還算是好的,也有教練是選手的手出現痠痛的警訊,向教練告知後教練只對他說了「加油」,就把球員繼續留在棒球場上的,對「痛」這件事情的輕忽,在國內棒球圈中是相當普遍的情況。

當然,有時候讓傷兵上場的情況是球員自信過剩,自稱自己已經痊癒,但實際上場就盡露馬腳了。要預防這樣的狀況,有賴教練、醫生、防護員共同把關,畢竟這個世界的「練武奇才」並沒有想像的多,選手的復健時程提前太多,往往是因為選手逞強,而不是因為他的身體恢復速度異於常人。

面對傷兵的態度,是國內棒球整體實力能不能繼續向上提昇的關鍵。要在短時間讓台灣應對運動傷害的醫療體系提昇到大聯盟水準,當然是有困難的,但做到不讓球員帶傷上陣的基本原則,卻不需要花費太多的人力與成本。

看看大聯盟對待王建民、郭泓志甚至是胡金龍受傷時的態度,再回頭看看我們國內對傷兵問題的輕忽。國內棒球實力提昇速度緩慢,除了投入這項運動的人數不夠多以外,讓選手普遍的「帶傷上陣」,減損選手的棒球生涯和實力,絕對也是國內棒壇需要用心檢討改善的一個重要環節。

※本文刊載於聯合新聞網:陽森養傷 應向王建民看齊

●延伸閱讀:
統一外野傷兵一堆 呂文生:都是我決策錯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