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穎

關於紅葉少棒,近年來的翻案文字很多,尤其「冒名頂替」的事蹟最為人所熟知,但即便在紅葉少棒紀念館,仍擺著石頭與竹棒,做為紅葉少棒隊「以石為球,以竹為棒」的精神象徵。不過,這個紅葉克難精神的最顯著象徵,很可能也是經過包裝的「紅葉神話」之一而已。

管仁健2008年在「台灣的超齡少棒與國族神話」這篇文章裡這麼寫著:

「『用樹枝打鵝卵石』的訓練方式,事後球員們也承認都是謊言,他們訓練時用的也是正常球具。」

而王以瑾在2011年「作弊獲勝? 40年後,我們來談談紅葉少棒隊」這篇報導裡也有類似的說法:

「紅葉少棒隊贏球了,因為球隊在很艱困的環境中練習,開始有了他們都是『以竹為棒、以石為球』的傳聞,不過,真正的事實是,苦歸苦,小球員還是有真正的球具可供練習,削竹為棒,以石為球,是練習之後小球員到河邊洗澡,打打鬧鬧的娛樂。」

審視當年報導紅葉少棒的新聞,我們或許可以更清楚明白這個「以石為球,以竹為棒」的傳言是怎麼來的。

紅葉少棒的事蹟最早見諸報章是1965年參加第十七屆學童盃少棒賽,當時他們為了從台東趕赴宜蘭參加學童盃,經歷幾番波折,之後在熱心的警官黃炎興的協助下,才順利籌募的食宿交通的物資與經費,該屆比賽他們也獲得第四名的佳績。而紅葉少棒真的被媒體大幅度關注,則是1968年參與第二十屆學童盃少棒賽的事情,當時的紅葉少棒已經拿過幾座全國性盃賽的冠軍,但仍然是一支經費不夠充足的球隊,需要靠著募款才能參與全國性比賽。

但從1965年到1968年間,「以石為球,以竹為棒」這件事情完全沒有出現在紅葉少棒的相關報導中,1968年5月15日聯合報的報導裡提到紅葉少棒隊平時訓練用的場地與球具時是這麼說的:

「紅葉國校棒球場是現成的,他們有一個兩百公尺的運動場,可是手套、球棒、球、壘等都需要買。他們一時籌不出經費,球棒一支一支的買,手套也是一只一只購。手套買的是最便宜貨,很小,很薄,接球時手都會感到疼。」

而「以石為球,以竹為棒」的報導最早出現在1968年5月24日的聯合報,但報導中的主角並非紅葉少棒隊,而是同樣來自台東的博愛少棒隊。博愛隊在該屆的學童盃準決賽時以0比1敗給紅葉隊,僅取得季軍的成績。當年的報導把這支球隊克難的程度和紅葉隊相比擬,而提到他們的訓練器材時這麼寫著:

「四年前,陳親章教練組織球隊的時候,也沒有分文,既沒錢買手套,也沒有錢買球棒、器材,博愛隊的小棒球員,竟然想出一個法子代替這些用具,他們上山去砍較為堅硬的竹子,然後到河裡尋找圓型的鵝卵石,就這樣開始在博愛的校園以『竹擊石』的練起來。」

這個時期的紅葉隊已經是一支全國皆知的球隊,這篇報導雖然把博愛少棒隊和紅葉少棒隊的克難程度相比擬,但完全沒有提到紅葉隊也是使用這樣的訓練方式。一直到紅葉隊擊敗所謂「世界冠軍」日本少年棒球明星隊後,在同年8月28日聯合報的報導中,紅葉國小的校長胡學禮才這麼說:

「紅葉國校的學生每天都以石頭當球,以樹幹為棒,在作投扔打擊的練習,即使硬式棒球比軟式球來得硬,但是硬度總比不上石頭。按這個『原理』推想,未來的紅葉隊打起硬式棒球來,也將有佳績出現。」

這裡寫的雖然是「以石當球,以樹幹為棒」,但這篇報導應該是後續紅葉少棒「以石為球,以竹為棒」說法的濫觴。時至今日,許多台灣民眾還是會把「紅葉精神」掛在嘴邊,「以石為球,以竹為棒」更是他們刻苦訓練的精神象徵,但紅葉少棒隊真的做過「以石為球,以竹為棒」的訓練嗎?恐怕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arrow
arrow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