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z(本文原載於crash的球具櫃,經原作者同意轉載)

球質是一個台灣棒球圈裡面常見的術語,我們實際從事棒球運動、或收視棒球轉播時,常常會聽到對於投手的球有所謂球質輕、或是球質重的評論,但球質是什麼?真的存在嗎?

根據基本的物理常識,棒球有統一的規格,同樣的比賽中用球是一樣的,所以球本身的質量體積差異是可以忽略的;球的碰撞力取決於碰撞當時的球速(當然還有接球手套或球棒的相對速度),因此常聽到的「胖的、大個子的投手球質較重」實際上應該也是謬誤。

那麼,我們在投打、投接過程中感受到的輕或重,是從哪裡來的?



首先從打者、接球者的角度出發,討論實際上的手眼協調和面對來球的身體運作機制和視覺消失點;再討論投球者的球可能會有什麼變化或差異,造成感受上會有球質輕或重的不同。

我們面臨來球時,無論接球或打擊,都有視覺上的消失點。假設球行徑軌跡是由A點出發的A-A'線條 (A是投手放球點,A'是捕手手套),打者的觀察點是B;假設球速恆定 (現實中約有10~30%的衰減),球飛行的前段,在B觀察點中的移動距離較小、後段較大。

14fb15285669ba

把A-A'拆成等長的AP PQ PA'三段來幫助理解,從觀察點B的角度出發,作BP BQ兩個連線。AP PQ PA'三段中,越接近B的線段夾角越大 (角A'BQ > 角QBP > 角PBA),也就是說以打者的視角來看,同樣時間內球的移動距離越來越長、球的速度是越來越快的。

14fb15414f26b5

距離20公尺時的那0.1秒,因為距離較遠,夾角較小,打者眼睛看到的軌跡相對較短;但距離10公尺時的0.1秒,夾角變大,打者眼裡的軌跡就會變長很多。當球行徑超過一個臨界點,就會在你前方的某處脫離視線,就是所謂的消失點了。

一般來說依照動態視力的好壞、球的速度,職棒選手的消失點在距離自己十英呎左右。

打者或接球者是根據以往累積的經驗,來識別這一顆球前半段的軌跡、進而判斷消失點之後的路線而做出應對。現實中,打者就是靠著眼睛盯球的觀察所得,去腦補球路接下來的移動軌跡、然後把球棒揮到那個軌跡上;因此建立大量的經驗是非常有幫助的,這也是美國養成系統中為什麼要有那麼多比賽、各式各樣的選手去堆疊打席數,就是為了在選手的反射中建立更大的資料庫、讓打者可以吸收更多不同投手球路的經驗,才能更好的預測和判斷軌跡。

同樣的道理,當球路在後段有所改變、超乎打者/接球者的預料時,就會有不同的感受,也就是球質輕重感覺的主要來源。

以接球者為例,若球比預期的下沉更多,球便會抵達預期接球點(虎口)的下方、也就是會打到手掌;手掌承受的衝擊力會比預期的大,感受上便會覺得球質重。另一個可能性是球的速度衰減少,末速比預期來的快,撞擊力道比預期的大,接球者也會覺得是球質比較重。

反之,如果球比預期的下沉的少,以接球者的角度來看會覺得球路有上飄、比預期的接的高,往上偏離虎口,感受到的衝擊力小、會覺得是球質輕;也有可能是末速衰減比預期的嚴重,實際撞擊力道不如預期,也會讓人覺得球質輕。

以打者的角度來看,球質重的投手可能是末速比預期好,以至於出棒的timing趕不及,力量施放有所落差、反饋的手感明顯強烈,就會有擠壓到、重的接觸感。

至於球質輕,可能是末速大致符合預期,但下沉的稍微少,接觸面不符合預期、容易打到球的下半部,感受上得到的碰撞回饋較少、比較容易形成飛球,甚至切到球、製造新的磨擦和旋轉、讓球更會飛,都可能會讓打者覺得球質是比較輕的。

這裡可能會有人認為轉速是一切,但事實上也沒那麼單純。球的速度衰減與否、抵抗下沉與否,和球的旋轉有關係,但抵抗速度衰減並不全然等同抵抗下沉,這和球的選轉方式與轉軸的方向都有關係。

還有,質量/體積大的投手可能在視覺上有若干效果,或許會影響打者/接球者對球路的判斷,進而造成感受上的差異。這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明確的證據或邏輯推論可以證實。

最後,關於打者的視覺消失點,讓我們參考一下Mariano Rivera的投球實際體驗一下吧。好的變化球並不是大顆,而是變的晚;變化點越晚,打者的識別資訊就越少,也就會是越有效率的球路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