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天河棒球場一隅(攝影:阿哲)

【文/陳穎;創意來源/DanielR】

美國棒球專家布萊德利曾寫過這樣的一段話:「那些在深夜看完一場決賽的球迷,一定會意識到他們親眼目睹了一場合作無間的過癮比賽,他們感受到一種平時無法感受到的榮辱與共,因此他們也看到了一個更好的世界。」看棒球,尤其是看職業棒球,這樣的情緒往往是每天上演的,當小白球在漆黑的夜空中劃過天際,滿場的球迷目送球以優美的弧度飛越全壘打牆,得分的那隊興奮雀躍如五子登科,失分的那隊失望落寞如喪考妣,棒球陪著每一位球迷經歷了生命的酸甜苦辣,我們也在比賽之間,看到了一個更值待期待的未來。

目前正如火如荼展開的中國棒球職業聯賽,除了制度面限於草創還有許多問題等待克服外,場邊的球迷還有待開發。現有的球迷更是缺乏單純追求「過癮」的情緒投入,大部分看球的人都試圖以「欣賞」的角度去看待聯賽,而非以球「迷」的眼光投入球賽,進而Enjoy棒球的比賽的過程。這樣的觀眾結構雖然認真有餘,但球場邊屬於棒球迷的激情卻少了些,對中國職業棒球未來的發展反倒不見有利。

傳播學者Rogers著有「創新傳播」一書,他在這本書裡面將人接受創新性的程度分為五類:1.創新者(2.5%);2.早期採用者(13.5%);3.早跟進者(34%);4.晚跟進者(34%);5.落後群(16%),中國職業棒球聯賽身為一個創新的聯賽,我想球迷的成長曲線是很適合用這理論去解釋的。

在前段所提的五種類型之中,梁友德老先生這種畢生熱情投入棒球運動普及的人或許可以歸於第一類,他們是真正的行家,也是衝在最前面冒險犯難開拓棒球沃土的前輩。現在中國職業棒球聯賽的大部分球迷則應該屬於第二類的早期採用者,看台上的觀眾組成包括了體校學生、棒球相關人士,還有部分因為安達充的動畫或校內棒球隊宣傳而開始接觸棒球的高校生。這批人或許沒有像前輩那樣把生命都投入在棒球之中,但卻廣泛地接觸了解棒球,試圖往棒球行家的路子邁進。

類似這樣「準行家」的球迷結構是中國棒球迷的驕傲,可卻也是中國職業棒球的隱憂。行銷學的教科書告訴我們,通常在「早期採用者」要進入「早跟進者」的道路上,有道很深的鴻溝需要突破,而中國職業棒球的這道鴻溝,筆者認為就出在「太求專業,缺乏熱情」這幾個字上。

一樣產品要銷售出去,怎麼做「殺手式的行銷」,抓住群眾中意見領袖的言論是很重要的。而現在中國棒球這些「早期採用者」是最有可能為國內棒球運動作主流論述的一群。這群球迷雖然當下有資格稱為「行家」的人寥寥無幾,但大部分都很努力的去吸收棒球知識,往專業球迷的路子邁進,這樣的發展反而讓棒球運動少掉了一些感染力,去感染後面更大塊的「早跟進者」市場。筆者在這裡想做一個聽起來有些荒謬的建議,但卻也是最實際的建議:既然現在能真正看懂門道的人在數量上短期內很難提昇起來,在初期發展職棒的階段,中國職業棒球的球迷們能否多拿出一點盲目熱情,而少一點對專業的追求,讓棒球運動在諸位生活的週遭,多激起一些漣漪。

中國職業棒球聯賽有屬地主義的分法,這對於球迷的認同分類有不錯的幫助,不要去管哪支球隊打的好或打的不好,也跳出對技術層面的研究,反正先找支球隊去支持,並且熱烈的去投注你的熱情。見到得分就高興的敲鑼打鼓,三振對手就大聲歡呼,球員失誤大可以怪場地不好,投手投出四壞球就在心裡暗罵主審偏心......。當這種球迷的主要重點就在「盲目」,把棒球這項運動當作是崇拜偶像來支持。所以就這個目標來看,中國職棒聯賽實在應該把四隊的主力投手當成F4一樣去經營,沒事就拍拍寫真集上上電視,對女孩子放電,最好還跟女明星鬧鬧緋聞。

而且各位男性棒球迷們,千萬記住棒球是最適合男生帶女生去看的運動,因為棒球不是肌肉相撞或腳下攻防的運動,比起籃球或足球,棒球更帶有一種溫文的氣質。不用怕你的女性友人看不懂,棒球比賽會讓你有很多時間為她作解釋,這個守備的狀況如何,接下來該怎麼攻擊防守,等到你的說法在場上被驗證,女孩子就會發現你好有先見之明,能夠未卜先知,不僅迷上你也迷上棒球了。女性球迷別怪我這裡的講法有那麼一點重男輕女,既然棒球是這麼適合女生看的運動,就姑且讓男生顯顯他們男人的威風,即便他說的東西其實妳早就比他還懂,偶爾讓男生嚐點甜頭並不會減損妳的女性魅力。

投入盲目的熱情吧!先不要往專業、行家的道路鑽研,你只要懂最基本的棒球攻防就足夠了。等到中國聯賽的球迷開始互罵對方是:「天津喵喵隊」、「上海小鳥隊」、「廣東臘肉隊」、「北京小犬隊」的時候,中國職棒聯賽就更前景可期了。

2004/04/05 AM02:35 初稿
2004/04/18 PM10:12 二稿
2004/05/17 PM03:25 定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