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Johnason 技術指導:tyw

2000年季末新人選秀結束後,有一位22歲的天生好手大聲的說出:「我將會囊括所有的長打獎項!」What an impressive remark he gave to me,當時從骨子裡令我顫抖的電流振奮了我身體裡每一個細胞。

2002年,這個年輕小伙子的第二個球季,不但展現了無與倫比的長打魅力,並在同時繳出令人稱羨的上壘能力。一個錢球(MoneyBall)世代的完美典型,現代棒球的最終武器,2002年,我看見了台灣棒球的新巨人。但是……2004年,不過兩年之間,他,彭政閔,已變成了中華職棒的最佳代言人,中職流的扛把子。

對一個critic來說,我現在要做的事,是多麼令人羨慕與悲哀呀!我將要批評的是當前台灣的巨星、中流砥柱,這是多麼令我興奮的一件事。但是同時,這些血淋淋的事實,敲醒的不只是讀者,也是我自己最後的一個夢想。

彭政閔在2004年,不但創造中職史上保持最久四割打擊率的成績,還繳出了中職有史以來,可能是最全面的本土打者成績(不管是用現代或是過去的棒球指標來說)

打擊率

上壘率

長打率

上壘長打率

四壞三振比

打點

全壘打

盜壘

AVG

OBP

SLG

OPS

BB/SO

RBI

HR

SB

0.376

0.493

0.595

1.088

76/64

66

18

26

(1)

(1)

(1)

(1)

(3)

(2)

(3)


多麼完美的成績呀,各項指標大多是個人新高,用錢球的標準來說,彭就是中職所有領隊夢想中的選手。這樣的選手有什麼好挑的?批評這位選手不是自找死路嗎?

我們把時間拉長來看,彭政閔真的有所進步嗎?看AVG、OBP、SLG或其他傳統指標來說,或許是吧:

Year

AVG

OBP

SLG

OPS

BB/SO

RBI

HR

SB

2002

0.310

0.445

0.588

1.033

64/82

71

18

16

2003

0.355

0.455

0.585

1.040

61/81

83

18

22

2004

0.376

0.493

0.595

1.088

76/64

66

18

26


但是,這些指標都包含了太多的因素互相牽制。因此如果只是用這些指標來談選手的能力在聯盟中展現的實力或許可以,若用這些指標來談論「同一個選手」的「進步」與否,則太過於籠統,並不能真正看出選手的實力變化。

在中職,一個長打好手是跟強投一樣稀少的珍寶,而且在多數年輕強投總是被國外網羅的情況下,年輕的強打好手相比之下更為珍貴。

長打好手通常會伴隨著一定數量的三振,這是中外皆然的。但是在台灣這個三振已經被妖魔化的國度裡,年輕的長打好手缺乏二軍農場的培養以及中職傳統以來過份追求打擊率這類已經被近代棒球慢慢揚棄的指標的觀念所影響,這些年輕好手,常會被教練所冷凍,失去磨練的舞台。要嘛被其他有著更好contact的選手所取代,要嘛開始追求contact希望獲得一席之地。漸漸的,應該是優勢的長打火力反而被收入家中的櫥櫃中塵封起來。

而像彭這種擁有選球眼、極佳的揮棒速度與球棒控制,並且具備了反方向長打火力的男人,更是稀世之珍,輕易的突破了其他年輕slugger難以突破的障礙。

不過在彭政閔2002年那一個完美的球季之後,到了2003年季初的一個月的小低潮,中職的巨大夢魘就往他身上壓了下來。在中職碰不到球是罪惡的,若是你碰不到球還會被三振的話,那你就是十惡不赦,就算當時彭在被三振的同時,還是能靠著高人一等的選球能力保持一定水準的OBP,但是中職的教練、球評只認識三個字「打擊率」,所以當時彭下地獄是正常的。

但是天才就是天才,他當然可以很快的找出解決之道,這個解決之道就是中職多少先聖先賢,開堂口、掛保證,可以有病治病沒病顧筋骨的「碰碰鳥槍」大補帖,彭服用之後,果然靈效如神,馬上在季中登上打擊率榜首,並一直維持到季末。一切都彷彿那麼美好,但是卻不一個最寶貴的東西已經消失在亮麗的成績單後面。

陷入打擊率迷思的彭政閔,很不幸的又在今年季初繳出了近5成的高打擊率,國內球界一片期待他成為史上第一位四成的選手,教練、隊友、球迷、媒體,他眼前所看到的一切都告訴他事情就是該往這個方面去走。彭本來已經很喜歡將揮棒啟動點延後進行所謂的inside-out的打擊策略,再加上中職長久以來「外角連發配球」模式的推波助瀾下,他不知不覺的失去了過去所擁有的內角破壞威力。

彭的內角弱點在中職雖然一直都被保護得很好,可是當彭政閔一往更高的殿堂敲門時,就會被狠狠的擊落在地。

2004年的雅典奧運,若是將日、古、加、澳列為高等對手,另外將希、義、荷列為較次級的對手。彭在整個奧運中21個打數中打出6支安打(三支長打),除了1顆太陽球二安以外,另外兩隻長打都出現在較弱的希、義之戰。前三戰打完,內角的弱點曝露出來,整個奧運他沒有一隻反擊內角的強勁打擊,只剩選球能力可以依靠。換言之,他表現的比較像第一棒而不是中心打者,這跟民明網(http://min-mei.net/)在奧運前的預測不謀而合。

彭政閔的奧運成績:
對加 3-0(1 BB 1 SO)
對澳 4-2(1 2B太陽球)
對希 3-2(1 BB 1 2B)
對古 3-0(1 BB)
對義 2-1(2 BB 1 HR)
對日 3-1(2 BB 2 SO)
對荷 3-0(1 BB 1 SO)

在雅典被吃得蠻慘的回國後,各隊都開始模仿地攻擊彭的內角(之前沒幾個捕手這麼幹的,不知道是不是不信邪),因此在那一個月,有效的壓制了彭的火力。不幸的是,這些中職的投手控球太爛,雖然彭通通打不到(或是不打),可是在一直保送的情況下(在中職,投保送也是罪惡),配球又回到外角連發偶發內角了。

以上所提到的缺點,並不是彭政閔在技術面上有什麼大問題,而是策略面的問題。彭不像其他中職的打者,他並未刻意使用手腕去控制球的落點。他唯一的問題在幾個地方:

(1)過於喜愛採用前面提到的late swing,而導致對內角或是速球反應不及。這個問題只要他願意提早啟動揮棒動作,犧牲點中看不中用的打擊率,回歸到他本來即擁有的揮棒速度所能展現的破壞力。或是改變打擊策略,在球數尚淺時,針對可以進行長程火力釋放的來球進行侵略性的攻擊,就可以大幅改善。

(2)打擊啟動後左腳跨出的角度。其實在過去,彭政閔會針對不同的球路而有不同的踏位。不但利用左腳進行角度的左右調整,配合擊球點的前後調整(見拙文: 失落的基礎動作─從陳連宏談起)增加打擊的廣度進行外推內拉的揮擊。

a)若是對上外角球,將左腳往外角方向踏,把身體的擊球平面適當地閉鎖起來後,看起來打者的角度就轉向了右邊,並且配合上彭所擅長的late swing,將會有極佳的外角攻擊能力。

b)相反地,面對內角球時,左腳適度的往三壘方向跨,將內角擊球區域打開保護自己的內角反擊空間。

但是今年不一樣了,變成什麼球都往外角踏,變成身體轉向右邊卻要打內角,內角就喇賽了。如果讀者手邊有彭今年的影片可以注意一下這個小細節,有一個非常明顯的check point就是彭面對內角時,左腳踏在本壘邊,但身體卻屈開閃躲內角球,形成一個看起來像個勾勾似的posture(>) 。

那彭政閔有必要去突破這個問題嗎?若是他很安於現狀,那當然沒有什麼話好說,他做到兄弟球團的要求了。但是他在我眼中,不該是現在這個樣子的。

他有必要改善這個已經嚴重影響打擊破壞力的問題。因為他是球隊的中心棒次,他的價值在長程火力的放送而不是短程安打的積壘(這裡不是在說上壘沒有價值)。舉個例子來說:今年季初彭的打擊在.500徘徊,但是並沒有伴隨長程火力的放送(一直到第13場才轟出第一發HR),當時兄弟的戰績慘不忍睹。等到四、五月,恰恰開始展現長打火力(最簡單的形容:兩個月轟出九發HR),兄弟的成績才開始向上飆升。因此對我來說,他的目標應該是要成為中職的Bonds,而不是中職的Ichiro,他的長打才是他最好的貢獻。

不過在中職的薰陶之下,彭的長打火力連年減退,雖然依然維持極好的SLG,但是這些都是靠AVG所撐高的假象:

Year

AVG

SLG

IsoP

SLG/AVG

Power

XBH/H

XBH/AB

2002

0.310

0.588

0.278

1.897

0.202

0.442

0.137

2003

0.355

0.585

0.230

1.648

0.173

0.351

0.125

2004

0.376

0.595

0.219

1.582

0.157

0.276

0.104


IsoP(Isolation Power) =SLG-AVG
SLG/AVG=每支安打的壘打數
Power= (2B+3B+HR×2)÷AB
XBH/H=長打數佔安打的比例
XBH/AB=長打數佔打數的比率

看一位選手的長打能力,盡量要避免可能會被AVG堆高的因素,因此光看SLG是不夠的,應該將所有長打指標放在一起看。彭政閔顯而易見的在所有的長打指標都是年年退化,而且幅度相當驚人,這對還未到達黃金時期的選手來說,是非常值得擔憂的趨勢。

以SLG/AVG這個指標拿出來與其他中職的選手來比,從Slugger的要求來看,彭的SLG/AVG=1.582實在有點偏低,以正常的標準來看希望至少能拉到1.8以上。在聯盟SLG前10名的打者再加上PA不夠的蔡豐安與林智盛共12人中,彭的SLG/AVG只贏王傳家、鄭兆行、黃忠義、陽森四位中程打者(其他人除了陳致遠約1.60外,都在1.66以上)。

若是以XBH/H這個指標來看,XBH/H=0.276,這個數字有多低?是今年SLG前10倒數第二,跟王傳家的數字一模一樣。

有人可能會argue說這可能是因為一壘安打變多的關係與他的長打火力無關,但事實上,就連XBH/AB都是年年遞減,幅度高達24.1%。這些指標告訴我們,過去三年來,彭的打擊率一直往上走而長程砲火則往下降,這些走勢反映的是一個血淋淋的事實:彭政閔在走向鳥槍化!

有些網友說:其實彭也有進步,看打擊率就知道了。很遺憾,我不這麼認為:以一個「同樣技術水平的選手」,他的打擊準確性與長打能力是會互相替代的,真正進步的選手是:在某項指標不動的情況下,提升另外一個指標,甚至是兩個指標都有所進步。

彭在追求四割的那段日子,很明顯的拋棄了長打的火力,在擊球掌握度與power的天平兩端取捨上,選擇了前者。在7、8、9月進入4割保衛戰期間,彭政閔完全追求短程安打以提高打擊率的打擊策略其實相當的明顯。

而且彭政閔三年來打AVG進步的程度,抵不過其他長打指標的退化,這樣子怎麼還能說是進步呢?了不起說是停滯不前罷了。

Year

AVG

IsoP

SLG/AVG

Power

XBH/H

XBH/AB

2002

0.310

0.278

1.897

0.202

0.442

0.137

2003

0.355

0.230

1.648

0.173

0.351

0.125

2004

0.376

0.219

1.582

0.157

0.276

0.104

幅度

21.29%

-26.94%

-19.91%

-28.66%

-60.14%

-31.73%


不是會打外角球的打者就叫做廣角打者的,彭是中職培育出的半邊打者,這是非常可悲的。我這篇文章可以說是抱怨,因為字裡行間充滿了我沈痛的心情。也可以說是一份說帖,希望哪天有機會輾轉傳送到彭政閔的身邊,或許有絲希望點醒他,點醒那位當初雙目放光,氣吞天下的長打好手,彭政閔。

※本文與《奶茶的棒球研究所》同步刊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