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少年合唱團所出版的「牯嶺街少年」原聲帶,主唱是王柏森。(博客來)
文:陳穎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是楊德昌第四部的導演作品,這部片雖然從劇本完成到開鏡、上片大概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不過實際上籌備了三年多的時間。這段籌備時間內楊德昌積極的想改善國內的電影產業,不但在1989年成立了「楊德昌電影公司」,當時在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任職的他,也從這間學校的學生、校友吸收了不少年輕人來擔任這部電影的工作人員與演員,也因此這部電影劇組成員的年齡層相對於當時的其他電影來說相當的低。
不過這部電影拍的卻是楊德昌的少年時代的故事,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主角小四的原型是建國中學初中夜間部的退學生茅武,茅武在1961年殺了他交往一年多的女友劉敏,震撼了整個社會。楊德昌這時是建中日間部的學生,但早前他也讀過夜間部,跟茅武是同級不同班的同學,兩人又同樣是在中國出生,在兒童時期就因為戰亂來台的外省新移民,這件事情自然對青少年時期的楊德昌有很大的影響。
在楊德昌的第三部導演作品「恐怖份子」開拍前,他就已經把這個撼動他少年時期的重大事件的資料收集完畢,拍完「恐怖份子」後便著手投入了這部電影的籌畫工作。這時候這起少年殺人事件已經過去近30年,但楊德昌的企圖不是單就茅武殺人這件事情做陳述,而是想描述自己少年時代的社會氛圍,那個人心相當壓抑鬱悶的1960年代,並試圖以那個年代做為線索讓大家看清楚1990年代。
▲吳淡如將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劇本改寫成同名小說。(博客來)
也因為如此,這部電影比1989年侯孝賢以「二二八事件」為基底所拍的「悲情城市」人物架構更為龐大,楊德昌不止是要描寫小四那一代那種有著純真的夢想又逐漸社會化的一代,也大量的用影像書寫出他們父母那種整個成長過程都在戰爭中渡過,最後又因為國民黨在國共內戰中的挫敗,不得不舉家渡過台灣海峽,那個在整個本省社會中都被歸類為權貴份子,卻大部分儉樸度日,生活中同樣有許多升斗小民無奈感的外省第一代。
既然是電影而非紀錄片,那麼當然與現實的「茅武殺人」有所區隔,除了幾名主角的名字做了改變,整個事件的過程也做了些微的修改。但整部電影走的卻是「實境」的風格,年輕班底們大量的尋找導演那個時代的老道具,找不到的道具就透過做舊的方式來還原,最後花了兩千七百萬台幣拍了足足四小時整的電影,一推出果然就造成轟動,還獲得東京影展的評審團特別大獎。
詹宏志認為這部電影是「一部幫外省人翻案的電影」,我的成長階段早就過了那個台灣本省與外省族群誤解極深的年代,不過透過這部從主題到電影本身都略顯陰暗的電影,我彷彿從頭認識了屬於楊德昌與他的父母們的,那個在戒嚴統治下極度壓抑而又無力的一代。
●延伸閱讀:
◎再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偽影痴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下雨的城市
◎牯嶺街少年與舊書店@城市旅行
◎做人與讀書@lance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當年新聞@【第伍號避難所】
- May 21 Wed 2008 07:16
談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