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政治類文章,非棒球類文章,內容為簡體字)
本篇為筆者回應對岸中國網友「对於千岛湖事件的再认识」一文的文字,通篇文字是面向中國網友發言,文字內容亦為簡體字,請在閱讀前特別注意。
文:陈颖
「千岛湖事件」的确是一个转折点,1989年天安门学运时,台湾大部分的民众不见得认为应该马上与中国统一,但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这种概念还是社会的大宗。但「千岛湖事件」让台湾民众认清了中国政府长期的官僚作风,於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
年初的立法院选举国民党获胜了,但如果要认为这就是台湾民众对统独议题的看法已经反转的象徵,那一定是不了解台湾的地方选举。国民党的获胜只代表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陈水扁政府的执政政绩让人民不满意,这其中包括了经济、教育...等各项层面的不满,於是台湾民众决定用自己手中的选票来让他的政党下台。在这里要有一项基本的认识,陈水扁的政党会在立院失势,基本上与他的两岸政策是完全无关的。
也不需要对马英九有太多的期待,事实上不管是马英九还是谢长廷,他们的政见中都有「三通」,但是没有人敢谈「统一」。在立法院选举时,台湾真正急切支持统一的「新党」,连在政党票得票率超过百分之五,能获得一席立法院委员的选票都拿不到,是的,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统一这件事情在台湾基本上已经没有市场。
现在在台湾也没有多少人继续去谈台独,因为在大部分的台湾民众的认知中,台湾已经是一个国家,自然没有需要再「台独」。F4会在电视上脱口而出:「台湾这个国家。」或是李登辉说的台湾「不需要追求台独」,其实都是这个概念的体现。统一路遥,这不是中国富不富,也可能已经不是中国政治开明程度的多少,而变成是台湾人自己本身国家认同的标的已逐渐定型。
怎麽促使台湾民众重新回到愿意统一的状态,这可不是部份见识短浅的人士说咱们十三亿人口一起来投票这麽简单的事情,强摘的果子毕竟不会甜。要走的路还很长,整个中国政府更好的改革与两岸更多的和平交流,应该是这往前迈进的第一步。
2008-02-08 22:23針對中國網友melody的再回應:(該回應請到原文網址觀看)
把所谓的「台独」的责任归结到李登辉或是陈水扁是很容易理解的一种概念,但是实际的情形比这个复杂的多,在蒋经国主政的後期其实已经在推广这样的概念,只是当时普遍认为这个独立的主体是「中华民国」,但这其实也就已经是一种台独了。
我还是愿意不愿其烦的说一件事情,不要对国民党或是马英九有太多的期待,事实上现在的国民党骨子里也已经是一个台独政党,这是继承蒋经国後期的观念的,马英九本身是蒋经国的班底,所以依循他的道路再正常不过的。只是他们这个独立的主体名称是以「中华民国」为名,这名字虽然跟「中华人民共和国」类似,但你还是不能够因此就认定这并非所谓的「台独」。
两岸更多的交流有机会促进双方更加的了解,但不见得天平就一定会往「统一」这方向倾斜,再更多的交流体现以前,这件事情太难预测了。其实总归一句,还是要回归到最初所说的,怎麽让中国的政治做更好的改革,才是影响这个天平倾斜角度的关键。
- Feb 03 Sun 2008 13:27
回應「對於千島湖事件的再認識」一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