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圖:Johnason 技術指導:benda

自從筆者去年年底專文分析強打少年黃龍義的揮棒後,La new球團在今年專程聘請了前大聯盟4屆打擊王Madlock來台擔任球隊打擊教練,讓人不禁對黃龍義今年的表現有更深一層的期待。

不過今年球季開打以來,去年展現驚喜大復活的黃龍義,似乎又失去了光彩。球迷們最直接的印象就是:黃龍義的長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恰好飛越內野手的德州安打,以及穿越三游間的滾地安打。黃龍義發生了什麼事情,難道去年的表現只是僥倖而已嗎?

表一是黃龍義今年前半段的打擊成績,傲人的全壘打能力消失是最顯而易見的,更糟糕的是連二壘以上的安打都消失不見了。黃龍義的IsoPower掉到0.071,要不是靠腳程跑出三支三壘安打,多得了三個壘包,不然你會以為這是陳瑞振的打擊成績。


AB

1B

2B

3B

HR

BB

SO

AVG

OBP

SLG

3月

26

4

0

1

0

6

5

0.192

0.344

0.269

4月

48

14

0

1

0

1

10

0.313

0.327

0.354

5月

25

7

1

1

0

0

6

0.360

0.360

0.480

Total

99

25

1

3

0

7

21

0.293

0.340

0.364


黃龍義開季時曾一度將自己的上壘率衝高到 0.370以上的高點,使得球迷間有不少黃龍義選球方面是否進步的討論,筆者那時也曾在Ptt BBS站的Bears板發表意見。有別於眾人對其選球進步的肯定,筆者獨排眾議認為黃龍義當時在選球方面的表現是「假的」。

因為當時他只是單純地壓抑他旺盛的揮棒慾望,這可以由兩個地方看端倪:黃龍義在球數淺的時候,面對easy ball的出棒次數很少,但是卻非常容易在球數落後時去攻擊偏低的外角變化球。

打者必須要有清楚的打擊策略:在球數淺的時候,針對自己有把握的來球(或是這個打席他的目標球路)果斷地攻擊,不要輕易放走他。因此我們若要判斷黃龍義在個別打席中打擊企圖,從上述出棒選擇的矛盾表現,你會發現他「不知道到底想揮什麼球」。因此可以判斷黃龍義開季在上壘率方面的表現,只是一種壓抑出棒慾望的選球策略而已。

壓抑出棒慾望的選球策略有可能是新任打擊教練Madlock所做的要求,美國有不少農場系統在培育打者的選球能力時,會特別要求打者在球數尚淺的狀況下不要隨便出棒,多看一顆球就是一顆球。因此以階段目標來說,這樣的訓練作法似乎沒有什麼不對,畢竟多看球對打者的球路辨識有正面的幫助。

不過四月以後,黃龍義安打出現的機率較高(不過很遺憾,大多是前面所提到的德州鳥安)後,他的四壞球又消失不見了。73個打數中僅僅得到一個四壞球,卻被三振了16次,這傳達給我們的是非常糟糕的數據訊息:當黃龍義開始出棒後,他的選球能力似乎還是毫無進步。

2005年開季兩個半月以來,109個打席讓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沒有選球能力且同時又失去長打的黃龍義,what the fuck happens to him?黃龍義的長打消失了嗎?他為什麼打不到球(或是打不到球心) ?Madlock到底在幹什麼吃的?Lanew應該開除Madlock嗎?我的身邊充滿著類似的抱怨。

其實在我前一篇文章中有提到黃龍義揮棒的缺點:峰迴路轉!黃龍義(二)


黃龍義過去無法維持打擊率的原因,是因為他的打擊常會有所謂uppercut的現象,並且由於左手過早伸直,導致其揮棒軌跡過大,而這個過大的揮棒軌跡容易造成球棒控制的困擾,在擊球的contact上產生inconsistency。在球員生涯間有著「揮棒簡潔優美」美譽的Madlock,肯定清楚的了解黃龍義揮棒的缺點,因此特意去修改黃龍義uppercut的問題。黃龍義今年的揮棒明顯地變平了,尤其對於高球。雖然會因此限制他在全壘打方面爆發性的產量,可是這個改造對黃龍義來說,並非沒有意義。

首先筆者在這裡要交代清楚一點:uppercut對打者來說不一定是件壞事,大家所熟知的Barry Bonds就是最著名的uppercutter。uppercut一般被認為雖然可以稍微增加球的飛行距離,但是power不夠的打者,因為無法將球一棒擊出全壘打牆外,高遠的飛球反而容易讓外野手處理,而且uppercut的揮棒軌跡讓球棒難以與投手的來球contact,因此會降低打擊率。不過這些缺點在Bonds的身上都看不到,Bonds可以輕易將球敲到老遠,不用擔心外野手的守備,而近年聯盟打擊王等級的表現,也證明contact的不利對他而言完全不成問題。

但是這些缺點黃龍義目前還不能克服,因此uppercut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必須修改的缺點。而level swing雖然會吃掉他的某些全壘打,不過藉此帶來的足夠的line drive依然會讓他成為一個成功的打者。

以下圖一至圖十二是2005年黃龍義面對勇壯投出內角高速球的揮棒連續動作:



黃龍義並沒有如眾多球迷朋友所擔心的一樣,遺失了他2004年重新找回的屬於他自己的漂亮揮棒,實際上,他現在正試圖去進化它。筆者特別挑出他對內角高速球反擊的照片,主因就是在:中職一些不會uppercut的打者,一面對內角高的 rising fastball,也會產生uppercut的現象,因此可以從這裡做出明顯的比較。

此外,黃龍義目前對於偏低的變化球,依然會因為提早啟動的關係,雙手習慣性的drop then uppercut,這個習慣性的困擾讓他還是無法在面對低角度變化球時,將改造後的動作穩定地的表現出來,也因此我們會看到黃龍義在揮擊外角低變化球時,會出現許多失敗的打擊。

黃龍義在圖一至圖三的跨步跟2004年比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同,除了稍微過大的跨步所造成的linear movement可能會吃掉一點torso rotation的力道。



黃龍義在圖四開始啟動揮棒,我們可以看到:打者面對肩膀高的球路,但是揮棒軌跡跟04年比起來相對較平,這個高度的球若是去年來揮擊,我們將可以從一壘側方向看到一個完美的Nike logo。現在這個問題已經被大幅修正了,從圖四到圖八間,可以看到打者的lead arm快速的拉動棒子,下半身臀部的轉動迅速有力,有效的將下半身的力道經過臀部、腰部、軀幹、肩膀一舉傳動到棒子,極快的揮棒速度讓人目不暇給。



現在黃龍義的面前有個選擇題:他是否已經不再以長打為主要目標呢?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改造到目前為止,這個程度的 level swing揮棒已經可以接受,剩下能要求的就是增加球棒與球的 contact比率,自然可以在量產一定數量全壘打的同時,變身為中長程以上的打者,成為La new所需要的二三棒打者。

倘若答案是肯定的,黃龍義真的就以一位成功的第一棒打者作為生涯目標。那麼目前一些會造成揮棒路徑變大的動作都必須更加簡化,因為縮小的揮棒軌跡可以讓黃龍義增加觀察球路的時間,獲得更佳的選球以及球棒控制。那麼該怎麼更佳簡化呢?

(1) 可以減少back swing的幅度。
(2) 棒頭不要再朝前,可以朝上就好(因為朝前的棒頭會造成揮棒軌跡變大)。
(3) 將大臂更靠近身體,減少打開的揮棒半徑。

換言之,就是要更加貫徹減少揮棒半徑的改造方向才是。

而筆者以近日對黃龍義的觀察,他在揮棒的準備過程中,的確有調整棒頭至天頂的跡象,並且多出了調整大臂夾緊與否的動作。雖然目前還沒有清楚的變化,不過這個趨勢是明顯可見的。

題外話,這不是筆者心中所願見到的(筆者是長打控),不過黃龍義目前往這個方向的改造則是無庸置疑的。



而圖十以後,雖然因為球路實在過高,造成黃龍義在整個揮擊過程的尾端還是帶有過去把棒子「ㄍㄧㄠˊ」起來的味道,不過整體來說,Madlock所修正的效果還是相當顯著。(by the way,黃龍義這個揮棒是被K掉)

雖然compact level swing看起來相當漂亮(但書:只要不亂揮擊低角度變化球),為什麼黃龍義卻不能如想像中的量產line drive呢?

要知道,黃龍義從來就不是一位contact的選手,何況現在正在修改他過去使用十數年的揮棒軌跡。黃龍義現在的contact還是不夠,沒有辦法準確的擊中球。打中「球心下緣」的鳥安特別多,就是因為他還不習慣自己現在level swing的軌跡,導致他瞄準球的位置有了誤差。(照以前的角度、瞄準點打球)

長打的消失也是同樣的道理,因為有時他的揮棒會怕打到球的下緣,但是卻又瞄的太上面了,導致他打了一堆easy ball的鳥滾。

他本身的contact就不是很好,揮棒的啟動著重於lead arm的牽引(台灣打者的通病,彭政閔也是如此),導致他的左手一直過早伸直,造成球棒控制能力無法如預測般的改善,因此這個改造顯得相當吃力。

不過這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問題,如同筆者前面所述,黃龍義今年並沒有丟失他的漂亮揮棒,而選球表現在適應新的揮棒動作之後,應該可以有效減少他空振的比率。黃龍義並非不懂得凹保送的選手,所以關心他的球迷們(更重要的是洪一中)應該給予他更大的耐心才對。

要收成甜美的果實,除了細心的耕種之外,更重要的是耕耘者的耐心智慧。黃龍義就是一個值得深耕的對象,請大家小心呵護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ttocat 的頭像
    ottocat

    OttoCat棒球新聞雜記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