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4.jpg

在Lamigo桃猿隊奪下2012年中華職棒總冠軍後,桃猿隊的首席顧問莊勝雄先生,發表了以下的看法:

「桃園球場外野區啟用後,容量變成兩萬人,總冠軍賽期間,進場觀眾只有一半左右;猿隊總教練洪一中、莊勝雄都覺得可惜,認為球員拚戰精神很好,不輸大聯盟,比賽品質應受更多球迷肯定。

莊勝雄表示,大聯盟比賽打得再怎麼好看,美技再怎麼多,畢竟只是看別人表演;中華職棒球員,都是球迷熟悉的名字,進場看他們比賽,感覺絕對不同,球員若有大批球迷支持,打起來也更有勁。」(2012/10/19 聯合報)

10.jpg

這讓我想起《SOUL》運動誌的主編李赫,在該雜誌2012年七月號的「編者的話」裡,曾寫過這樣一段文字:

「中華職棒幾乎是我這一代人對運動產生認識的最原初風景。職棒元年,每星期六下午一點,電視機裡準時響起的職棒主題歌,會是整個夏天的主旋律。我怎麼也忘不了,比賽前,傍晚黃昏天空下,整座球場混著便當香味、小販兜售冰淇淋的叫賣聲、還有球場擴音器裡傳來含含糊糊的廣播。我們坐在外野看台上,隨著打擊練習所擊出的球,一次次起立、讚嘆、然後交頭接耳。

或許後來看了這麼多年棒球,我們終於可以承認,兒時偶像的球技與現在熟悉的大聯盟選手有段不小差距,而舊台北市立棒球場又是如此狹小老舊。但是,在那段青春裡,他們所能帶給你的夢想,與Derek Jeter可以帶給美國孩子的,不會有什麼不同。」

7.jpg

舊台北市立棒球場現在雖然已經被「小巨蛋」給取代,但球場大門那個中國風的牌樓,球場裡髒破的觀眾席,還有那個總是發出異味的廁所,已經迴盪在球場中的觀眾叫喊聲,至今仍常常出現在我的記憶之中。

那些年進場為職棒加油的球迷,不像現在常常只有小貓兩三隻,熱情的球迷總能夠把觀眾席擠得水洩不通,球迷們的呼喊聲、氣笛聲,熱情到彷彿要把整個球場沸騰起來。這樣的熱鬧景況,在第一次假球案發生後,還偶爾會再現,但當假球案一再發生後,熱情球迷的人數也越來越少。

隨著王建民的發光發熱,大聯盟比賽的直播如今大量進入每個台灣家庭的電視機上,但除了常住美國或特別飛往美國朝聖的少數人,絕大多數的台灣球迷平常所能夠親身接觸到的最高等級棒球,其實還是中華職棒。

6.jpg

現在的台灣球迷,其實對本地職棒仍是關心的,這從季後賽總能吸引大量人潮,讓打進季後賽的球隊荷包飽飽,便可見端倪。但一回到例行賽,現在的中華職棒有時候還真會讓人感覺有些淒涼。即便官方數據上寫著進場觀眾人數破千,但實際在場內的觀眾卻彷彿只有寥寥數百,啦啦隊們努力帶動加油口號的聲響在空氣中飄盪著,那是與季後賽時截然不同的風景。

比賽的真實性屢遭質疑,因此台灣球迷習慣只在看起來相對「真刀真槍」的季後賽踴躍入場,這似乎是曾被傷過心的球迷們,自然而然培養出來的一種防衛機制。台灣職棒的問題老實說有一大串,但真正掐住這個聯盟經營命脈的,還是假球的問題。我夢想有一天,假球能夠真的能夠在台灣絕跡,那麼那些球迷們記憶中的夢想與感動,終將再會回到我們身邊,而球場裡也將會再次塞進爆滿的球迷......

5.jpg
2.jpg

(文:陳穎/圖:凱文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ttocat 的頭像
    ottocat

    OttoCat棒球新聞雜記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