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由時報看到這麼一篇文章「台灣職棒為何不棒?」,有一些小看法。

中華職棒只剩下四隊的確新鮮感不足,興農牛隊的「全本土政策」,立意是否良善或有爭議,但除了觀眾不捧場以外,貿然實施也讓選手過度疲勞。

至於接下來的「美國有三億人口,有三十個大聯盟職棒隊伍。日本有一億多人口,有十二支職棒隊伍。也就是說,平均每一千萬人口可以『供養』一個有水準的職棒隊伍。台灣只有二千多萬人,卻有四支球隊在打,平均五百萬人就要養一支球隊,當然不符潮流,也因此水準偏低」就大有問題了。

先不談其他國家,韓國的人口五千萬,現在有八支職棒球隊而且打得有聲有色,而且2013年球季第九球團也要加入一軍賽事,接下來第十球團也要創建。

至於美、日,他們不但國內有許多其他職業運動競爭,就連職業棒球隊伍也不只有檯面上我們所熟知的那些,就算把美國職棒小聯盟的球隊全部算入大聯盟體系,日本、美國也都還有不少獨立的職棒聯盟。所以,用人口來談論台灣適合幾隊,這樣的立論有點太過直接了些。而且實際上,中華職棒全盛時期台灣島上也不是只有四支球隊,若不是受到簽賭案的衝擊,現在這些球隊恐怕球迷人數還是一樣不少。

至於整併成兩隊的可行性?現在台灣球員往美日挑戰的管道大致暢通,但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實力或潛力挑戰國外職棒,台灣島內的職棒還是適時提供了球員的工作機會。本土的職棒球隊過少,對於整體的棒球運動發展有利嗎?我認為這實在存疑。

台灣棒球或許現在「不夠棒」,但「減隊」真的能「救職棒」嗎?我不這麼認為。


(陳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ottocat 的頭像
    ottocat

    OttoCat棒球新聞雜記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