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6091005_3c6f4fd306_o
▲2003年兵敗札幌,是促使韓國棒球改革的契機?(takumi.412攝,CC BY-ND 2.0授權)

文:suzhou 編輯:陳穎

目前坊間有一種說法是,2003年札幌亞錦賽延長賽兵敗台灣,無緣進軍雅典奧運,是韓國棒球開始改革的關鍵,但實際上這樣的說法,不過是種以訛傳訛的揣想罷了。

早在九零年代末期,韓國就已經大量送棒球教練出國長期進修,而韓國球員身體素質的改變,早在十年前世青賽就能夠明顯看出。當年韓國同時出現了秋信守、金泰均、李大浩這種身材的球員,那時韓國已經從青棒開始,借著重訓來改變棒球選手的體型。這些訊息都是上個月我和棒協人員親自去訪問韓國的基層教練,韓國教練拿出相關的訓練改善資料告訴我們的,所以別再相信兵敗札幌推動韓國棒球改革這種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IMG_3773
▲在棒球場上進行訓練的時間,對韓國基層球員來說是極其珍貴的。(suzhou攝

台灣現在在技術性的訓練上與韓國的差異並不大,但身體素質的打底功夫卻差非常多。韓國基層的訓練環境在硬體設備上並沒有特別充裕,除了棒球練習場地嚴重不足外,冬季室外場地也不適合練球,進行棒球技術訓練的時間有限,因此他們平常的訓練也因此特別注重效率,一走進球場內訓練心態便模擬比賽時的積極度。也正因為進行棒球訓練的環境較為窘迫,而重量訓練設備的取得相對容易且不太受季節、場地限制,因此就成了韓國在訓練上特別加強之處。

IMG_3752
▲由於使用棒球場的時間有限,韓國青棒球員在打擊訓練完馬上進行與實戰相同的衝刺跑壘。suzhou攝

此外,韓國職棒從90年就開始有二軍,當時韓職中還有不少球隊背後並非大企業,韓國社會很明顯地是把日本當作目標與模仿對象,所以日本人怎麼玩職棒,韓國人就想辦法照單來做,才有了現在韓國職棒的榮景。說韓國是因為敗給中華隊才展開改革,實在是太往自己臉上貼金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to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