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陳穎
日前體委會副主委林國棟針對替代役球員是否可以打職棒一軍比賽提出個人看法,根據報導,他的發言內容是這樣的:「替代役球員達到職業水準了嗎?如果讓替代役球員上一軍只是充數而已,那就沒什麼意義了,否則職棒豈不是要淪為替代役球員的水準。」
依照相關法規,目前替代役球員當然不能和職棒球隊簽約,不過這位體委會副主委顯然也搞不太清楚狀況,有不少替代役球員的實力,的確是能站穩中華職棒一軍的。舉例來說,現在在美國職棒大聯盟底特律老虎隊的倪福德,當年在服替代役時,其實力早就超過大部分的中職二軍球員,但是受限於仍在服替代役,因此直到服役完畢與中信鯨隊簽約後,才能夠登上一軍投球。
況且,「職棒水準」的標準本身就是浮動的,否則美國職棒大聯盟、日本職棒、韓國職棒和中華職棒的一軍球員,實力應該沒有太多落差才是,但現實狀況並不是如此。就連中華職棒本身,1999年的球員水準跟2009年的球員水準也是不同的,一名球員能不能上職棒一軍,是要看他的實力跟現在仍在一軍出賽的類似位置球員比起來如何,而不是看他達不達得到某個固定的水準。
講個極端一點的例子,如果今天有一支球隊一軍的全部投手實力都是陳偉殷等級,那除非這支球隊有投手受傷,又或是教練有意增加一軍的投手名額,不然投手要上這支球隊一軍的基本標準就是要有陳偉殷的實力。所以到底有沒有「職棒水準」這個東西呢?當然有,但是隨著不同的時間與所在的聯盟球隊不同,所謂的「職棒水準」,可是會一直變化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