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拿下爆米花夏季棒球聯盟冠軍的崇越隼鷹棒球隊,計畫在2019年或2020年進軍中華職棒,而在進軍中職之前,崇越科技董事長郭智輝希望球隊能夠從明年開始,到日本的獨立聯盟四國島聯盟plus先打三年,以給球隊增強實力的時間,並且在這段時間努力經營市場與球迷。若來年加盟四國島聯盟plus不成,則會考慮投入中職二軍,為進軍職棒做好準備。
▲棄投從打的前職棒球員姜建銘,如今也是崇越隼鷹隊的一員。(Corinne03攝影,CC BY-SA 3.0授權)
四國島聯盟plus是由前日本職棒歐力士藍浪隊監督石毛宏典主導創立的,從2005年開始已經進行了10季的比賽。曾加盟中職球隊的外籍球員如河本羅伯特、正田樹、小林亮寛與湯姆等人,在來台前或離台後都曾打過這個聯盟,正田和河本還分別以1.02與1.70的防禦率,分列上季四國島聯盟plus投手排行榜的一、二名。
台灣球員部分,曾在2010年打過興農牛隊的捕手張政憲,曾在2009年加盟該聯盟的香川橄欖強者隊,當年繳出0.215的打擊率,與他前一年代訓與後一年在興農打中職二軍的打擊率差不多。旅日球員陽岱鋼的哥哥陽耀華則是打該聯盟最久的台灣人,從2008年到2011年他分別待過福岡紅鶯隊(2008、2009)、長崎聖徒隊(2010)與愛媛橘子海盜隊(2011)三支球隊,四個球季下來平均打擊率為0.274。
從幾名被中職淘汰的洋將在四國島聯盟plus能大殺四方來看,這個獨立聯盟的競技水準應該是比中職一軍還要低。而雖然張政憲在中職二軍與四國‧九州棒球聯盟(當時四國島聯盟plus的名稱)打出的成績差不多,但樣本數太少,而陽耀華回台後在業餘甲組打出的成績遠不如在四國島聯盟plus,但他在回國後曾經歷服役的空白期,因此四國島聯盟plus的競技水準與中職二軍或業餘甲組相比程度如何實在難以論斷。
不過,即便假設四國島聯盟plus的競技水準介於台灣的業餘甲組與中職一軍之間,我個人認為,比起加盟中職二軍熟悉職棒運作,崇越隼鷹到日本去打獨立聯盟,相對來說是捨近求遠的。
留在台灣打中職二軍有什麼好處?首先是中職二軍本季已經擴編至72場,這個場數當然還是有點不足,但對崇越隼鷹來說,剛好可以逐步適應職棒較多的比賽場數。而在培養球迷基礎方面,參加四國聯盟plus對在台灣的屬地經營或培養在地球迷恐怕完全沒有任何幫助,倒不如先選定雙北其中一個球場當作主場地,透過參與中職二軍賽事來培養球迷。
另外就是球員的技術水準部分,雖然拿下爆米花u夏季棒球聯盟的冠軍,但崇越隼鷹目前的實力的確與現有中職四隊有落差。經歷海外獨聯的洗禮有可能縮短兩者間的技術差距嗎?恐怕完全是無法的。
延續之前的假設,倘若四國島聯盟plus的競技水準真的高於台灣業餘甲組,那麼崇越隼鷹的球員到該聯盟長期比賽的確有機會提昇自己的技術,但別忘記這些球員除非簽下與職棒的複數年合約同等的長約,不然還是會被職棒球隊挖角,更不用說還沒有進入中職的業餘球隊完全沒有選秀權,業餘與旅外歸國的頂尖球員,最終還是會透過選秀被職棒球隊選走。因此崇越隼鷹要提昇球員水準只有一途,先加盟中職獲得參與選秀的權力,讓自己站在跟現有職棒球隊差不多的起跑線上,才有辦法在不久的未來跟現有的中職球隊一拼。
話說回來,崇越隼鷹想去日本打獨聯,或許中職也應該檢討。中華職棒到目前為止,還缺少一個讓新球隊加盟的標準流程,若有一個流程規定好加盟職棒需準備好哪些東西,新球隊是否能透過擴編選秀補強,又或者新球隊是不是需要先打二軍一年熟悉職棒運作模式,那麼有意願加盟的中職球隊才能夠有所依循,這部分需要中職方面盡快加以補強才好。
(陳穎)
留言列表